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水产卫士—王印庚

 

图为王印庚(左)在海生养殖场查看海参生产情况。

 

图为王印庚为学生讲解鱼病病理。

 

图为某次培训班上,王印庚为养殖户讲解如何防治鱼病。

 

图为王印庚在江苏中洋集团河豚养殖场指导生产。

王印庚,1963年生,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室主任;“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水产养殖重大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病原生态学、防治技术、健康养殖管理、循环水净化工艺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30余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成果奖5项;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受聘农业部水产病害防治委员会专家、药物评审专家,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科学传播专家;先后荣获水科院科技服务与推广标兵、青岛市侨界十大杰出人士、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科普先进工作者、黄河三角洲学者、江苏省高层次双创人才等称号。

王印庚,水产动物病害学海归学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室主任,一直致力于海水养殖工艺和病害防控研究,长期坚持将最新科研成果送到渔区生产第一线,受到养殖户的广泛好评,更赢得“水产卫士”的美誉。

天降重任,创建海水鱼科研平台

1981年,王印庚考入厦门水产学院,从此开始他的水产人生。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从事对虾繁殖生物学、遗传学、养殖生态学和水产动物病害方面的研究工作。2001年,王印庚完成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水产动物病害学博士学业。回国之际,时遇国内掀起大菱鲆养殖热潮,黄海水产研究所根据产业发展和学科研究的迫切需要,成立了海水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室,王印庚担任研究室第一任主任。

始建之初,研究室整合了鱼类繁育、营养饲料、疾病防控、设施渔业、养殖规划等学科30多名科研人员,但平台和项目远远跟不上学科发展需求,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状况。为“找米”,王印庚带领大家写可研、跑项目、找资金,常年累月在北京、济南、青岛三地飞。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研究室先后承担了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行业专项等多项课题。充足的资金使科研平台得以扩展建设,实验室从最初面积50平米扩展成700平米,仪器装备总量是以前的10倍。王印庚这个领头人更是不负众望,创建了一支综合素质高、创新实践能力强的海水鱼类科研队伍。这支队伍协助雷霁霖院士一道,相继成功开发大菱鲆、半滑舌鳎、漠斑牙鲆、塞内加尔鳎、星鲽、条石鲷、云纹石斑、七带石斑、崂山仙胎鱼等十余个鱼类养殖新品种,建立了规模化繁育和养成技术,为丰富我国养殖鱼类新品种,推动海水养殖第四次浪潮做出了积极贡献。鲆鲽类的成功养殖,一时掀起工厂化养殖热潮,遍及南北沿海一线,加上多品种的相继开发,构建了我国北方海水鱼类养殖大产业构架,年产达到10多万吨,产值100多亿元。

15年来,研究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其他各类成果奖20余项;挂牌“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繁育功能研究室”、“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海水鱼类繁育研究平台。

率领团队,攻克水产病害 20多种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养殖迅猛发展,2014年养殖产量达到4748万吨,直接经济效益约7897亿元,然而因疾病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0亿元。作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病害防控领域首席科学家,王印庚身负责任感和使命感,身体力行地深入养殖一线,看病鱼、查病情,为养殖户找到疫病发病原因和防控答案。

21世纪之初,大菱鲆和海参养殖方兴未艾,养殖面积不断扩展,疾病也接踵而至。特别是2004~2005年,刺参养殖暴发流行性疾病,每年损失30亿元~40亿元。疾病当前,养殖户心急如焚,纷纷从辽宁、天津、江苏、福建远地找来。无论多晚,王印庚都亲自接待访客,并立刻将病样送到实验室监测。无论多久,王印庚及团队成员都会检测完病样后,第一时间告诉养殖户病害的起因和防治方法,直到养殖户们满意而归,安心离去。

结合水产病害医治的经验,王印庚研究员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系统性完成了鲆鲽类和海参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药理学和防控工艺等研究,发现并命名“腐皮综合征”等20多种新的疾病种类,填补了两大养殖品种疾病研究的空白。

回国15年来,王印庚时刻瞄准科技前沿,围绕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开展科研工作。他发现细菌性对虾白斑病(BWSS),收录FAOAsiaDiagnosticGuidetoAquaticAnimalDiseases》;创建高通量筛选抗病毒WSSV中草药的实验模型,创制了对虾白斑综合症高效中草药复方。产业中发展中,病害难题相继出现。对虾急性肝胰脏坏死病(偷死病)、鱼类小瓜虫病、盾纤毛虫病、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等顽症让养殖业“谈虎色变”,但遇到王印庚团队这把利刃,一个一个迎刃而解。该团队研制的诊疗产品让养殖群众对水产病害从容应对。

寒来暑往,王印庚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建立了以病原检测试剂盒、专用药物、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微生态制剂、远程诊断等为主体的疾病防控技术体系,整体上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疾病防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平台现已成为我国水产疾病防控的重要力量,成为养殖者心目中的养殖健康咨询中心,为青岛、山东乃至全国水产疾病防控、渔业增收增效做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海参病害的出现,开展刺参抗病育种的新课题摆在眼前。这个课题崭新、陌生,又责任重大。想到产业的需求,回忆起养殖户期待的目光,王印庚毅然投入刺参抗病育种,这一干就是十年。

他们到全国各地养殖场进行刺参经济性状的优选,采集了8000头海参构建了国内首个刺参亲本资源库,为杂交选育提供基础群体。经过10年选育研究,翘首以待的抗逆“高抗1号”刺参新品系终于现身,为刺参养殖抵御热害难关开辟了新途径。

推广科技,团队下乡与远程会诊并举

王印庚时刻将科技助力“三农”发展放在心间,将服务百姓的水产事业看做应尽的社会责任,急产业发展之所急,念养殖者之所需,积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推广到渔业生产一线。

他带领团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服务,使山东省内水产基层技术信息普及率达到85%以上,渔业养殖病害防治知识几近“人人皆知、人人熟悉”。他们组织成立了由30余人组成的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科技服务宣讲团,深入渔区,登门送技术。配合各省、市、县举办的“转产转业”、“技能培训”、“健康养殖”、“药物使用技术”等培训活动,组织科技入户讲座和培训,传授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治技术。十多年来,足迹踏遍我国南北各大养殖区,先后开展300多次在养殖基层举办讲座和培训活动,培训养殖技术人员20000多人次,分发各类资料3万多份;创建了“北方水产疾病远程会诊中心站”和12个分站,实现了黄渤海地区实时快捷的远程面对面疾病诊断的需求,每年完成疾病诊断咨询1000次~2000次,每年为养殖厂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为青岛乃至全国提供公益化服务;将科研成果编辑为易于养殖者接受的图文并茂的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系列参考材料,出版了《大菱鲆健康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海参健康养殖与疾病防治技术》、《水产科技成果与实用技术选编》、《海水养殖病害图库全集》等专著、光盘、图谱、讲义;组织主办了全国性“海水鱼类养殖技术培训班暨养殖新品种推介会”、“全国鲆鲽鱼类养殖战略发展与水产品药残控制论坛”、“中国水产学会海参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论坛”等会议,掌握全国养殖形势和重大产业问题,为科研导航、养殖决策奠定了基础;先后指导10余家养殖龙头企业建立示范性实验室,实现疾病控制服务网络化。

2004年海参化皮病暴发、2006年“大菱鲆药残事件”、2007年福建大黄鱼流行性死亡、2009年抗击冰冻灾害、2012年青岛网箱鱼类大批死亡、2013年应对高温极端天气、2014年对虾疾病暴发等事件中,王印庚及团队成员率先快速赶到现场进行调研,提供咨询和具体措施,并编写《大菱鲆健康养殖规范》、《大菱鲆疾病防控用药指南》、《冰灾灾后影响及应对措施》等技术手册,通过媒体采访进行有效技术传播与推广。

因为辛勤的工作和突出成绩,王印庚受到了主管部门和养殖群众的高度评价,先后收到山东省、市、县以及养殖户的表扬和感谢信80多封,锦旗10余面,被称之为“甘做赤脚医生的海归学者”、“水产卫士济世流芳”。

1981年,考入厦门水产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1990年,他组织创建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养殖病害组;

1993年,由农业部公派到马来西亚吉隆坡UniversitiPutraMa-laysia大学进修“热带鱼类病害”研究生课程;

2001年,获得水产动物病害学博士学位,回国后,被聘为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科研处处长;

20039月,组织创建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室”,并担任主任之职,成为“养殖生物健康管理与疾病控制技术”学科带头人。

2004~2005年,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系统性完成了鲆鲽类和海参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药理学和防控工艺等研究,发现并命名”腐皮综合征”等20多种新的疾病种类。

◇带领团队建立了以病原检测试剂盒、专用药物、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微生态制剂、远程诊断等为主体的疾病防控技术体系;

◇发现细菌性对虾白斑病(BWSS),创建高通量筛选抗病毒WSSV中草药的实验模型,创制了对虾白斑综合症高效中草药复方;

◇经过10年努力,选育研究处抗逆“高抗1号”刺参新品系,为刺参养殖抵御热害难关开辟了新途径;

◇研发了浒苔脱水、储存的设备和工艺,以实验证实了利用浒苔粉投喂海参可以较好的促进生长。

成果转化,专利技术全面投入企业

围绕产业关键技术、实用技术和集成技术,王印庚先后主持了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市重点科技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地方行业成果奖16项;授权专利40余项;发表论文160余篇,专著4部;培养硕博研究生70多名。他更将10余项专利技术转让给制药厂和养殖场,技术和相关产品普及千家万户,造福百姓。

王印庚研究员既作为水产病害临床防控学科带头人,带领科研团队继续开展科学研究,又是科技成果转化负责人,承担全所技术成果的转化、推广以及产学研合作工作。2011年,王印庚接任成果转化处处长,他对科研成果转化带来的推动力有个更深的理解。几年间,他牵头申报组建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技术转移机构等平台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0个,牵头或参建产业技术联盟16个。几年来,黄海所产学研合作基地发展到100多个遍及山东、辽宁、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十几个省份,北至辽宁丹东,南到海南三沙,呈现出多地区、多形式、多联合、多层次的合作特点。王印庚更忙碌了,有时半个月都辗转于企业之间,回不了家。对此,王印庚的解释是:“累,并快乐着。水产科技工作者是科研人员,更应是科研成果的推广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科学报国,在难点问题上开辟坦途

2012年,王印庚研究员被选为第十二届青岛市政协委员。作为一名委员,王印庚研究员热心参政议政,特别在半岛蓝色经济、黄河口生态经济开发区建设中率先垂范。他穿行在所企之间、技术发布会、培训班会场、养殖场车间,开启新的征程。

2008年以来,每年6月~7月份大量浒苔在青岛港湾爆发,成片的浒苔浮于海面形成绿潮,影响了航运、渔船作业;同时大量浒苔沉积海岸、腐臭变质,使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海参、鲍鱼的养殖生产,海岸景观也遭受破坏,旅游业蒙受较大损失。上至中央,下至百姓,都为浒苔的泛滥而焦急。王印庚奔走海区现场、养殖场,忙碌于实验室,带领团队研究人员探寻解决方案。鉴于浒苔对海水养殖动物的影响,及时把防御浒苔危害的方法和建议提呈到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领导。通过大量的实验,找到了处理浒苔的方法和途径。他们研发了浒苔脱水、储存的设备和工艺,以实验证实了利用浒苔粉投喂海参可以较好地促进生长,并建议将浒苔离岸处置、沉积海底。2012年,王印庚向青岛市政协提呈了《浒苔绿潮的离岸生态处理及综合利用》的提案。另一份关于《优化水产品消费方式倡导国民俭约风尚》的提案公开发表在《青岛日报》和《半岛都市报》上,获得公众好评;同时被《中国侨联侨情专报》2650期刊登,并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分别报送中央领导和国务院领导。

另外,王印庚多次在青岛市两会或政协常委会上作专题发言,获得市委、市政协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并在多家报纸媒体报道。20112014年两年度,王印庚研究员分别获得全市侨联系统建言献策纪念奖、全市侨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在科研道路上,我愿追索前沿;在产业技术上,我愿精益求精;在管理服务上,我愿竭诚奉献;在党的事业上,我愿率先垂范……

这是王印庚的承诺,更是他的写照。他至今仍信奉“我们都是社会的一颗螺丝钉,且平凡亦重要”的精神,以“忠于祖国忠于党的科研战士”自诩,并要求自己:水产养殖事业任重道远,我需且行且努力。

中国鳗鱼网报道

【关键字】:水产养殖渔业,王印庚,水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