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大黄鱼网箱养殖技术要点

 大黄鱼属石首鱼科,黄花鱼属,广东地方俗称花鱼、黄纹、红爪、金龙鱼等。大黄鱼为海产高级经济鱼类,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多用于鲜食。

  近年来,随着大黄鱼人工工厂化育苗的成功,为大黄鱼人工养殖提供了大量苗种,大黄鱼海水网箱养殖已在全国各地展开,已成为目前主要海水网箱养殖品种之一,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海区

  大黄鱼养殖海区要求水质良好无污染,水深7—15米,水流往复流,潮流和缓,流速不超过1米/秒,透明度为30—100厘米,盐度为16‰—30‰,养殖水域最好是四面环山的避风港湾。

  二、渔排结构

  渔排采用目前普通推广使用的浮动式网箱养殖,即渔排由框架、浮力装置,箱体及其他配件组成,网箱规格为3•1米×3•1米×3•5米(高),网目大小为2厘米或2•5厘米。挡流网用1•2寸镀锌管焊接加工成3•5米×3•5米×4米的方形框架,面上缝40目单层筛绢网或挡流网,一端用绳子固定在渔排周边框架上,另一端系在桩绳上成垂直状,在海区大潮流时起挡流作用,使进入养殖区的潮流减速为0.5米/秒以下,以适应大黄鱼的养殖生长,同时也可挡住杂物(如树枝、杂草等)进入养殖区,避免损坏网箱。

  三、网箱规格

  据调查,目前用于大黄鱼养殖的网箱面积有多种规格,且有向大型化网箱养殖发展的趋势,单个网箱面积由传统上占一个框位向2个、4个、8个、16个等多个框位转变。大型化网箱养殖大黄鱼具有比小型网箱造价低,管理简便,饵料效率高,鱼的摄食状态好,活动空间大等优点。因此,大型化网箱养殖大黄鱼在解决好防逃措施(网箱材料加固或双层网)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四、养殖技术措施

  1、种苗选择及处理:选择同批苗中个体规格较大的健康苗放养。鱼苗进箱时间选择在海区小潮、潮流缓慢时进行,宜早晨或夜晚投放。苗种进网箱前用淡水+30毫克/升呋喃西林浸5分钟。消毒的具体做法为:小提桶加药液半桶,用手抄网从活水舱苗种箱内捞入适量鱼苗,放入药液小提桶中停放了3—5分钟,再将鱼苗放入网箱内,进入养殖。

  目前大黄鱼网箱养殖的种苗都来源于人工育苗,而大黄鱼人工育苗有春苗和秋苗两种,对广东来说最好选择春苗,当年可以养成成鱼上市,少了许多环节和费用。

  2、放养密度:适宜的放养密度能够提高产量和效益,在大黄鱼的网箱养殖中,放养密度太低不利于集群摄食,影响生长;而密度过高也影响大黄鱼的生长,这样会提高成本。从笔者养殖的实际结果来看,放养密度掌握在15—20公斤/立方米,放养5厘米左右的鱼苗,每个网箱放1000尾左右。随着鱼体的长大,要不断地分箱,待鱼长大到200克左右时,每箱放大黄鱼500—600尾,在高温季节,放养密度要小些,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3、饲料投喂:选用当地的冰冻小杂鱼,用绞肉机绞成鱼糜,再混合大黄鱼人工配合饲料粉,用搅拌机充分搅拌,制成具有一定粘性的鱼糜,再制成小颗粒,即可以投喂。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量的1%—6%,在实际操作中,日投饵量的掌握以鱼吃饱为止。鱼苗进箱一天后开始投饵,日投饵2次,早晚各1次,早上5—7时,下午17—19时。投饵前先用手划水,待鱼上游后,投喂适量的颗粒状鱼糜,先少量慢投,待鱼群集中到水表层时,再快速投喂,手工投饵快慢与鱼群的摄食速度保持一致,边喂边观察鱼摄食情况,尽量做到绝大部分鱼吃到食物。喂养时间较其他鱼类长,做到每次有1—2小时,每个网箱投喂几个来回,确保鱼能吃饱,又不浪费饲料。

  目前大黄鱼养殖使用的饲料大多数是冰鲜小杂鱼,因其营养不全面,质量不稳定,受季节影响大,高温季节易腐败变质滋生病菌而引起大黄鱼发病,且单一使用冰鲜小杂鱼,使大黄鱼品质下降,体现在成鱼肚大,色淡,脂肪含量高,口味差等,制约大黄鱼的养殖发展。因此,大黄鱼产业化的发展,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适合大黄鱼营养需求,改善鱼品质的人工配合饲料,替代以小杂鱼为主的投喂方式。

  五、日常管理

  1、苗种分养:大黄鱼网箱养殖过程中,随着大黄鱼的生长,单位网箱的负载量增大,个体生长相差悬殊,大小分化明显,不利于大黄鱼的生长。通过不定期分选,保持网箱合理的放养密度,同时调整网箱中不同规格的苗种,进行重新分箱,使存放同一网箱的苗种规格一致,促进大黄鱼生长。分选操作以减轻大黄鱼应激反应,以不碰伤鱼体为原则。分箱操作时间应选择在海区小潮,清晨或傍晚进行。

  2、清除附着物:视网箱上附着物着生情况,不定期通过移箱换网,保持网箱内外水流的畅通,同时对换下的网箱采用机械(高压水枪冲洗)和物理(日晒及木棍敲打结合)的方法清除附着物,收存好以备下次换网用。

  大黄鱼苗种经过6个月的养殖,从4月份开始放鱼苗,10月份开始收获,每尾鱼的平均体重达500克左右,日增量为2•5克左右,成活率为70•5%,每箱可收大黄鱼200公斤左右。饲料系数为7.5(以冰鲜小杂鱼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