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福建省鳗业协会第七届四次理事会在福建省福清市隆重举行。福建省水产学会常务副会长兼鳗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常标先生主持会议,中国渔业协会鳗业工作委员会会长、福建省鳗业协会荣誉会长陈庆堂先生应邀出席。会议通报了2021年福建省鳗业发展形势与协会主要工作情况;审议了2021年福建省鳗业协会财务情况报告;举行了轮值会长交接仪式;讨论研究了当前鳗业存在的问题以及2022年福建省鳗业工作思路。福建省鳗协执行会长、副会长、监事长、监事、秘书长及各地鳗协代表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奋进续华章。会议开始,陈庆堂会长首先代表鳗工委对福建鳗协新一任轮值执行会长的顺利交接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就近年来福建鳗业发展成就、面临的形势、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与在座鳗业人士进行了探讨。陈庆堂会长指出,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动荡不安。国内渔业行业持续转型升级,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正成为的行业迭代升级的关键词,中国鳗鱼产业也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鳗业同仁不断探索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性发展养殖模式,鳗鱼养殖正逐渐进入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的发展阶段。今后,中国鳗业也将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集“鳗苗捕捞、幼苗培育、成鳗养殖、饲料及动物保健品生产、鳗鲡加工、出口贸易、技术支持和金融服务配套”的生态型、健康型、科技型现代鳗鲡全产业链闭环运作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第六产业,为福建省现代渔业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树立标杆,引领中国鳗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陈庆堂会长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福建鳗协在加快国内市场开拓、扩大鳗鱼美食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并呼吁福建鳗协继续保持和加强与中国渔协鳗工委之间的交流和联动,强化合作,共同提升,打造最受信赖,最受尊敬的一流行业协会,开创行业协会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国鳗业的发展树立榜样。
(一)会议分析了2021年福建省鳗业发展态势:一是鳗苗数量大幅减少。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福建省共投放鳗苗20吨左右,大约1.9亿尾。同比减少三分之一;其中美洲苗22-23吨,同比减少5吨;日本苗大约投放3吨,同比减少一半;欧苗忽略不计。二是成鳗产量明显减产。2021年全省成鳗产量7-8万吨,同比减少1-2万吨,占全国产量的70%左右。目前全省压塘成鳗预计6万吨左右,不少于2020年数量,为今年烤鳗加工与市场销售提供了良好条件。三是烤鳗产量普遍增长。根据各烤鳗厂提供的烤鳗加工产量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全省烤鳗厂烤鳗加工产量普遍增长。目前全省烤鳗产量35000吨,同比 增长15%左右。其中福清7300 多吨,长乐(含聚泉厦门厂) 9100多吨,三明7500 多吨,南平4700吨,宁德2500吨,莆田2400吨,漳州1500吨。内销产量大约9000吨,占烤鳗总产量的25%左右。四是活鳗内销价高量减。根据我省活鳗经销商提供的数据表明,去年全省活鳗销售呈现价高量减的态势。全省活鳗销售量3万吨左右,同比减少 10%左右。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其中规格鳗价格上涨10%以上,菜鳗价格基本稳定且略有增长。五是饲料产量继续增产。根据福建省水产饲料协会提供的数据,2021 年福建省报备水产饲料企业将生产鳗鱼饲料140193吨,比上一年增长16%。其中白仔饲料892吨,同比产量减产一半左右;黑仔饲料90095吨, 同比增长19%;幼鳗饲料18523吨,同比减产12. 9%;成鳗饲料 30681.67吨,同比增长38. 6%。六是出口创汇大幅回升。据海关提供的数据来看,去年1-11月从福建口岸出口的鳗鱼产品数量35240吨,货值67738万美元。(其中:烤鳗32911吨, 创汇63633万美元;活鳗2072吨, 创汇3818万美元;冻鳗257吨,创汇287万美元)。如果扣除海鳗鱼加工数量3000吨,全年烤鳗出口数量3.3万吨左右,创汇超过6.7亿美元左右。全年烤鳗出口数量与创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2 %和35 %以上。
(二)会议回顾了2021年福建省鳗协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召开常务理事会研究部署阶段性重点工作;二是积极应对养鳗场尾水排放超标问题;三是召开鳗鱼销售会员单位交流座谈;四是加强闽、粤两省鳗业发展交流协商工作;五是参加鳗工委鳗苗出口管理研讨会。
(三)会议举行了轮值会长交接仪式:根据《福建省鳗业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关于理事会实行执行会长轮值制的决议》,第六轮轮值会长张蕉霖执行会长任期已满,由俞寒冰执行会长接任第七轮轮值会长。
(四)会议指出当前福建省鳗业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一是鳗业发挥的影响作用不断下降;二是鳗业发展的环境条件日益严峻;三是鳗业市场受疫情影响尚未消除;四是鳗业内生的创新活力严重不足;五是鳗业行业自律监管机制不完善。
(五)会议研究了2022年福建鳗业工作思路:2022年,福建省鳗业要以新的发展理念,加快推动福建鳗业高质量发展,为再创福建鳗业新辉煌共同努力。一是转型升级,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福建鳗业要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要自动转型升级,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级渔业发展补助资金开展设施渔业建设,加快传统精养池向工厂化智能化升级的改造步伐,提升工厂化养殖基地设施装备水平;推进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等高效、低成本的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集成,实现养鳗业节水减排,并进行示范与推广应用。二是规范生产,走高水平标准化发展之路。推动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于制定高标准,即标准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手段。纵观现有水产养殖业,鳗业是实行标准化生产条件最具备的水产产业之一。今年福建鳗协计划启动鳗鱼养殖生产、配合饲料、加工等方面的相关技术标准制修订,逐步实现鳗鱼产业链各环节标准化生产。争取省海洋渔业局支持建设鳗鲡标淮化生产示范基地,支持重大或新发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控技术、用药和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三是提质增效,走高品质品牌化发展之路。充分发挥鳗鱼产品高品质优势,全力实施“福鳗”品牌培育行动计划,多渠道宣传产业集群内烤鳗等产品区域品牌,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打造“福鳗”区域品牌,走高品质品牌化发展之路。四是补齐短板,走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之路。我省鳗业虽然产业链比较齐全,但关联度不强、融合度不深。我们要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值链的同时,要鼓励支持业界内外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相关企业,形成全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规模化大型鳗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开拓、示范与引领作用。假以时日,才能建设优势特色突出、产业布局合理、功能有机衔接、科技支撑有力、产业链条完整、资源要素聚集、一二三产融合、资源环境可持续的鳗业产业集群。
会议尾声,与会代表还就业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陈庆堂会长指出,中国鳗鱼产业,尤其是福建鳗业,在国家渔业相关部委、海关部门,省海洋渔业厅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历经40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已发展成为国内产业化水平最高、产值最高的鱼种之一。但我们同样需意识到,在鳗鱼病害防治、生态养殖等方面,我们还需要持续创新与进步。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新形势下,鳗工委将团结鳗业界同仁,继续推行鳗鱼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养殖,采用政府引导、龙头企业主导、农户/农业合作社参与、金融机构配套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为农民创收增利,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中国鳗鱼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今后,天马科技将成立中国鳗鱼研究所,支持重大或新发鳗病诊断和防控技术、用药和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推动鳗鱼养殖行业走向“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管理模式,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陈庆堂会长表示,中国鳗工委将大力支持福建鳗协打造中华鳗鱼节,扩大鳗鱼美食文化影响力,助力鳗鱼这条“世界上最安全的鱼”游向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餐桌。
中国鳗鱼网(www.chinaeel.cn)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鳗鱼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