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金鲳鱼网箱养殖技术推介

生物学特性

金鲳鱼学名卵形鲳鯵,地方名称黄腊鲳、金鲳、红三、鲳鯵等,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鯵科,鲳鯵属。分布于印度洋、印度尼西亚、澳洲、日本、美洲的热带及温带的大西洋海岸及我国黄渤海、东海、南海。

金鲳鱼属于暖水性中上层洄游鱼类,一般不结成大群,体型较大,2月份可见幼鱼在河口海湾栖息,成鱼时向外海深水移动。肉食性,以小型动物、浮游生物、甲壳类为主要饵料。春夏季由外海游向近海,冬季又游到外海深水区。大的个体有5公斤~10公斤。金鲳鱼食量大,消化快,生长速度很快,养殖半年体重可达500克左右。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饲食后停留不长的时间,若再投喂其爱吃的食物,仍然凶猛争抢。根据金鲳鱼生长速度非常快的特点,选择在金鲳鱼生长最快的678月份加大投饵量,可使其迅速生长,尽快达到上市规格,压缩其生长周期,降低风险。

金鲳鱼耐低温的能力不强,适温范围为16~36℃,最适生长水温22~28℃,水温降至16℃以下时,停止摄食,14℃以下死亡,在9~10℃的水温下可短时间正常生活;金鲳鱼在咸淡水中都可生活,对盐度适应性广,在2~45‰的海水中均能生存,适应盐度在2~23‰,建议盐度一般不低于12‰,而盐度太高则会出现生长缓慢。pH的适应范围为7.6~9.6

网箱养殖

海区的选择

选择在有一定挡风屏障或风浪相对较小的水域,或水流畅通、水体交换充分、不受内港淡水和污染源影响、水质清爽、水质环境相对稳定的海区。水深一般要求在10~15(指落潮后),深水网箱可以设置在水深20米以上的海区,一般要保证在最低潮时,网箱底到海底的距离至少应在2米以上。为保证养殖的成功,养殖海区的水质应满足以下条件:盐度20~30‰,水温18~32℃、酸碱度7%~9%,透明度8~15米、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

网箱的选择

养殖金鲳鱼的网箱一般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网线编结而成。网目为2.5厘米~3.0厘米,网箱规格可以根据鱼苗的大小及实际情况调整,从3米×3米×4米到4米×4米×4米不等。在深海区,则可以使用直径达20米以上由高强度聚乙烯(PE)制成的深水网箱进行养殖。根据网箱大小以及潮流和风浪的不同情况,可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或多个网箱组成网排,多个网箱组成的网排应保持适宜的间距,一般要求在3米以上,以保障水流的畅通。

放养规格及密度

放苗时间在每年的4~5月份,放养规格为2厘米~3厘米,当水温回升并稳定在18℃以上时,即为鱼种的适宜投放时间。金鲳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海区水质环境条件、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水平、饵料来源情况及产量和规格要求指标等情况来灵活掌握。一般来说,如果要早日收获,体长10厘米左右的鱼苗,可放为40/立方米-50/立方米水体,如果不急于收获,可适当加大养殖密度。鱼苗放养前要进行消毒,杀灭病原菌及寄生虫;放养后要加强鱼苗早期的营养,增强抗应激能力。

养殖管理

1)投饵: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饵料,一是鲜杂鱼;二是人工配合饲料。因金鲳鱼嘴巴较小,鲜杂鱼一定要鲜并搅碎,防止鱼骨卡住喉咙而被饿死。在6~8月份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以上,每天投喂两次,在其它时间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降低投饵量。为加快生长速度,可加大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0%左右,投喂次数增加到3~4次甚至5次。

2)日常管理:网箱养殖的日常管理要做到“五勤一细”,即勤观察、勤检查、勤检测、勤洗箱和勤防病,耐心细致投饵,以及防患大风、污染、人为等意外事故发生。要经常对养殖金鲳进行巡视,注意观察鱼群活动情况及水色、水质等情况。一般每天早、中、晚都应该测量水温、气温,每周应该测1pH值,测2次透明度。每隔15~20天左右抽样测量体长和体重,以掌握其生长速度、规律等情况,便于确定饵料的投喂量,同时检查金鲳鱼体是否有病害发生。

在网箱养殖中,网箱的清洗和更换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海水中浸泡了一定时间的网箱系统,会或多或少地附着藤壶、牡蛎等贝类和各种藻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流的畅通和水体的交换,从而影响了金鲳鱼的生长和加重了网箱系统的下沉力。

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根据网箱上附着生物量及鱼类养殖情况进行换网和清洗。一般3个月~6个月换一次网,换网时必须防止养殖鱼卷入网角内造成擦伤和死亡,操作要细致。网箱清洗可使用高压水枪喷洗、淡水浸泡、曝晒等方法进行。

疾病防治

鱼病是影响金鲳鱼成活率的重要因素,由于网箱养殖放养密度大,一旦鱼发病,交叉感染速度快,病情难以控制,易造成批量死亡。防重于治,预防尤为重要。因此平时要做好预防工作,发现鱼病要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