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黄海所副所长李健:“牧海唯真”的养虾一线实干家

李健1983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从初出茅庐的水产新人到如今的黄海所副所长。30年来,他始终坚持在对虾养殖的第一线,风吹日晒,科技下乡,为我国虾蟹养殖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沿海渔民致富贡献了力量;潜心科研、耕耘不辍换来硕果累累、桃李芬芳。他像一汪平平淡淡、波澜不惊的湖水,用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的话语给我们带来对生命和坚守的思考。

“牧海唯真”的养虾一线实干家

 

“牧海唯真,敏学笃行”的院训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师生心头的永恒信条。六十多年来,水产学院培养出了一批批“牧海唯真”的水产精英人才,他们默默奉献于全国各地的生产和科研第一线,以“牧海”为己任,用自己的知识为现代渔业创造价值。李健研究员就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

对于学问,他孜孜以求,学生时代就展现出了浓厚的科研兴趣,进入黄海所后,他严谨求实,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创新。至今取得了十余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发表了百余篇研究论文,培养了五十余名研究生;对于事业,他吃得了四处奔波、风吹日晒的苦,经得住对虾养殖产业大起大落的考验,困难面前,他始终坚守在对虾养殖的第一线,带领团队把多学科的新技术投入到对虾养殖实践中去,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书本中的光阴,平淡中走进科学殿堂

在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宁静一隅,阳光透过宽敞明亮的落地窗,洒在成堆叠放的书籍上,一位中年学者端坐在办公桌前整理资料,这就是我们此行访问的主人公——李健。他抬起头看到了我们,亲切和蔼的微笑彷佛告诉我们,他将用精彩的讲述招待访客。

当他听到水产养殖——自己专业的名字时,顿时神采奕奕,看到年轻的直系学弟学妹们,在高兴之余,李健回忆起当年的大学时光。

1979年,那是高考恢复的第三年,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考入山东海洋学院实属不易之事。当时的水产系刚刚从烟台搬回青岛,只有水产养殖和水产捕捞两个专业。34年前那个夏天,他和现在的我们一样,拿着烫金的录取通知书,欣喜万分的迈入鱼山校区古朴的校门,九月火辣辣的艳阳高挂头顶,鸟语花香充满校园,李健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水产人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海水养殖规模化养殖才刚刚起步,养殖品种和产量都很少,大多数人对这一新兴产业还都不熟悉。起初,李健对于未来的道路没有明确坚定的目标,也并不是对水产科学“一见钟情”,但是当对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新的动力也就随之而来。他决定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的内容,而是奔走于实验室和图书馆之间,认真翻阅资料,动手实验,他把老师课堂讲授的东西当作“跳板”,通过这些“跳板”的引导,他学习到了课程纲目以外的深层次知识,这种探索精神的培养也是李健大学学习生涯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良师益友,这对李健来说是大学生活最好的恩赐。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指点迷津的老师同样也可以是兴趣的引导者。没有老师高屋建瓴的见解,学习很容易就会变得没有方向。在李健心中一直有几位重量级的人物,如以无脊椎动物研究而闻名、去年诞辰100周年的尹左芬教授,还有知名饲料研究专家李爱杰教授,都是李健仰慕的知名学者。李健说对大学老师的印象或崇拜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一个人对今后某一事业的选择。尹左芬老师是我国海洋无脊椎动物研究的先驱,她的研究成果与治学态度给他带来了巨大帮助。王克行老师是我国对虾养殖的先驱,在对虾育苗和养殖方面造诣很深,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乐于奉献产业,服务渔民,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威信,这些职业素质很大程度上被他所继承在日后的工作中。李健说,与这些水产领域的权威导师在一起交流,自己对水产科学的认识也上升了一个层次,很多只能从书本学到的知识也变得真实清晰,变得完整,看待每篇文献的态度也跟之前的摸黑式学习大不相同,可以透过文字看到本质,看到每个理论潜在的实践价值。在名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新的兴趣出现了,学习一门课程升华为了学习一门科学。直到现在事业有成,李健仍然忘不了海大融洽的师生关系,这种极佳的学术氛围也是日后他坚定奋斗于水产领域的感情基础。

美丽的鱼山校区,是很多人难以忘怀的。而李健当年乘坐在科研的高速列车上,却没有闲暇顾及窗外的绿水青山。“当时考入海洋学院,并没有对这所学校的景色有太深的感触,倒是到了面临毕业的时候,回头看看母校,看看青岛,原来竟有这么多漂亮的地方,像鲁迅公园、八大关、中山公园、栈桥这些地方真的是很少去,回想起来,多少有点遗憾。”李健给我们添了一杯水,开玩笑调侃道自己对于学术过于专心以致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事情。舍与得从来都是辩证存在,正是舍弃了窗外车水马龙的繁华,舍弃了青山绿水的景致,才成就了他如今水产科研领域领头羊的传奇。

谦逊而执着,任重而道远

李健从1983年毕业至今,在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作了30年,从未转过行,可以说,李健真的是跟虾“打了一辈子交道”。从一个初涉水产的懵懂少年,到如今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副所长,他亲历了对虾养殖产业的兴盛与衰败时期,在大风大浪中,李健没有一丝退却之意,他几乎把全部的热情都投入到了对虾的科研工作中,一坚持就是三十年。“五十年前养虾,就是在海里修个塘,打开闸门,让虾苗进来,就可以养虾了……”在李健的描述中,水产行业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无异于看本书、做道菜,完全变成了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也正是这种自然让我们深深感动,将简单事做好一次容易,但将简单事做好三十年太难。当问及李健对于水产行业的感受时,他微笑着说:“其实还是‘责任’这个词较贴切。”上世纪80年代初,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还是一件新鲜事,老百姓还没有掌握相关技术,李健跟随黄海所的赵法箴、金文灿等老专家常年在试验点工作,指导养殖户养殖对虾。“看到养殖对虾的丰收,分享渔民增收的喜悦,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实现了”,李健对我们说。责任二字涵盖了他对水产行业的热爱,也让我们找到了他三十年如一日坚守的源头。

李健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去描述水产养殖,并不是说明它是一门简单的技艺,相反,它是一条风险高、难度大、挑战性强的道路。每一项技术的突破,从提出问题和主攻方向,到科研攻关,到反复试验示范,再到大面积推广和完善,往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波折甚至危机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对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极大考验。1993年对虾白斑病暴发,对虾养殖行业遭到重创,全国对虾养殖产量由22万吨降低到了6万多吨。很多虾户放弃养虾,也有不少数的科研工作者转向了其他研究方向。在对虾养殖的生死存亡之秋,李健带领着他的团队积极应对这场危机,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发现疾病传播与当时虾池的结构有关,李健发明了“半地下池保温大棚对虾养殖”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仅有效减少了疾病的发生,降低了对虾的死亡率,还使废水得以循坏利用,节约环保。这种新技术通过推广示范,后来又被其他地区纷纷效仿,发展成为现在的工厂化养殖方式,推动了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回忆起当年的成就,李健颇有感慨,他认为,这些成就是团队的成就,是赵发箴院士等精心指导的结果,产学研合作为社会创造价值是科研的最终目的,产业的发展是对整个团队工作的认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虾养殖在我国已大规模养殖,但对虾育种一直是产业链条中的一个短板。“那时有很多商贩把我们自己养殖的对虾说成是日本对虾或者南美对虾出售,就是因为我国培育的品种并不够优良。”经过重重攻关,2003年我国第一个人工选育的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中国对虾“黄海1号”诞生,这是李健和王清印研究员等人多年科研成果的结晶。从放苗、投饵、换水到疾病防治,各个环节的一线研究李健都亲自把关,那时的他日夜兼程往返于日照试验基地和各重点对虾养殖区,终日的苦累终于换来了新品种的诞生。“黄海1号”首先在山东周边的养殖场试点推广,新品种对虾个体大、品质好,受到我国北方沿海渔民热烈欢迎,2006年被农业部确定为主导推广品种,很快在黄渤海沿海大规模推广,养殖面积达30万亩以上,产值超过15亿元。研究成果“中国对虾黄海1号新品种及其健康养殖技术体系”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黄海1号”的成功培育可以说是我国水产行业的一个传奇,后来团队又先后培育出了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中国对虾“黄海3号”等优良品种,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如今的水产行业的科技进步与其他领域一样,发展迅速,日新月异。“几十年前的简单对虾养殖,亩产仅仅在几十斤,虾苗死亡率很高。而如今亩产几千斤一点都不成问题,而且这个产量还在增长”,李健用简单的单位亩产来形容当下水产行业的发展速度。生产的迅猛发展对学术进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健同时也表示:“我们现在做的还是不够好,很多新技术的利用十分有限,养殖病害的控制、质量安全保障等问题还有待解决,工业化养殖模式还需继续构建,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还需深入研究。”李健的话中隐含着不小的压力,但他仍对水产科研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挑战是存在的,这是时代在催促我们进步,我们要善于发现挑战中蕴藏的机遇,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为养殖产业服务。”

“选择事业有的时候真的很像谈感情,有人是一见钟情,更多的人是接触了久了以后才产生了感情。有了感情,有了婚姻,有了家,就有了责任,开始靠的是兴趣和新鲜感,到了后面就变成了一种信仰,其实就是一种使命了”,李健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描述了他的水产人生。他与水产事业并肩走过了30年的光阴,不论成功或挫折,他都不离不弃,用行动诠释了这种似友谊又似婚姻的责任,为年轻学子择业。

中国鳗鱼网报道

【关键字】:水产养殖渔业,黄海所,李健,对虾,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