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五十余载水产情,科研教学铸辉煌——叶富良

 

人物简介:叶富良,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原水产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鱼类生态学、水产经济动物生物学及增养殖学。承担本科生的《鱼类学》、《鱼类种群生态学》和研究生的《鱼类生态学》、《水产经济动物生物学》、《水产增养殖进展》等课程的教学。先后主持省级、市厅级研究课题14项,中国—荷兰合作课题1项,省级教改课题2项。编制省级养殖规划3个、市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7个,己被政府批准实施的养殖规划,省级2个、市级4个。获得省部级科技奖6项、教学成果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主编著作3部、副主编著作3部、参编著作6部、主编广东省地方标准2个。发表论文70多篇。先后被评为农牧渔业部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特等奖)、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水产科技工作者,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如果可以用时间定义一个人的执着,五十余载的不离不弃无疑是最好的见证。叶富良就是这么一个人,他1965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同年9月来到湛江水产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前身)任教。从考上上海水产学院至今,叶富良50余载如一日地致力于水产研究和教学工作,长期穿梭在环境艰苦的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的第一线之中,奔跑于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之间,耕耘于三尺讲台之上。在漫漫人生路上,他把毕业精力都奉献给了水产事业。

 

叶富良(左)在2008年青岛世界水产养殖联盟大会上留影。

一次偶然与水产结下不解之缘

采访之前,记者只知道叶富良教授已退休了,原以为能有幸一睹叶富良教授在家静享天伦的一幕,然而最终约定的地点却是在他的办公室。正在伏案工作的他,对于我的打扰,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连声招呼我坐下,并亲自端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和蔼可亲的笑容,让人甚觉温暖。

虽然拥有“研究生教学督导组组长”、“原农业部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原水产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湛江市对虾苗种协会会长”等多个头衔,但叶教授的办公室却没有想象中的奢华:一张普通的办公桌兼书桌,一个普通的玻璃茶壶,笔筒里插着几支廉价的圆珠笔,有一支笔的盖子已经不见了。书桌后面是一个大书柜,几乎占了办公室的四分之一,上面摆满了关于水产研究的书籍。从简陋的办公条件中,记者窥见了叶教授那颗超脱世俗、宁静淡泊的心。

攻读水产养殖这个专业,对叶富良来说只是一个偶然的选择。原来一心打算读医学专业的他,当年在一位学长的“欺骗”下报考了上海水产学院。没想到,一路走来,叶富良在这条水产之路越走越远,并在水产业的研究上达到事业的顶峰。

 

叶富良(中)和他所带的研究生留影

突破海水鱼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南方海水鱼类养殖种类多,但是在2000年之前,广东海水鱼苗(人工繁殖)自给率仅10%左右。

2001年,叶教授主持的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招标项目——《海水经济鱼类人工繁殖、大规模种苗生产技术和种质标准研究》,成功地攻克了尖吻鲈、花尾胡椒鲷、斜带髭鲷、美国红鱼、大黄鱼、红笛鲷、军曹鱼等七种海水名贵鱼类的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并推广应用于鱼苗生产。

这项研究成果促进了广东海水鱼人工繁殖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海水鱼苗的自给率,推动了海水鱼网箱养殖的快速发展。

该项目内容之一——“军曹鱼全人工繁殖及主要生态因子研究”获得湛江市2002年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军曹鱼人工繁殖、规模化育苗及种质标准研究”列入国家“863计划”。

 

相濡以沫的叶富良夫妻

为湛江对虾做大做强立下汗马功劳

湛江有“中国对虾之都”的美誉。有人测算过,中国海鲜市场每6条虾就有一条湛江虾,美国人的餐桌上每5条虾就有一条来自湛江。虾业成了湛江的支柱产业,对虾年产量约16万吨,出口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产业链囊括养殖、育苗、深加工、饲料、渔药、渔业机械、流通等各个环节。然而,湛江对虾能拥有今天的成功,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叶富良教授。正是叶富良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在对虾人工繁殖、创建湛江品牌虾苗、创新养殖模式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使得湛江对虾产业慢慢地做大做强。

创建湛江品牌虾苗,叶富良和他的研究团队志在必得。因为对虾苗种是对虾产业链的基础,虾苗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湛江市对虾产业的生死存亡。湛江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200637日,在湛江市对虾苗种协会的成立大会上,湛江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都有代表到会,并拨款10万元作为协会活动经费。作为首任虾苗种协会会长,叶富良教授致力于提高虾苗质量,创建湛江品牌虾苗。通过规范育苗生产操作规程、技术培训以及与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育苗场生产技术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经过几年努力,湛江建立了国家级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国家级对虾良种场—省级对虾良种场—对虾繁育场四级良种育苗生产体系。在全国的地级市中,湛江是唯一有如此完善的育苗生产体系的城市。现在,湛江年产良种虾苗超过1000亿尾,湛江虾苗在全国虾苗市场已确立了品牌效应,并远销国外。

在创新对虾养殖模式上,叶富良教授在2001年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虾---藻多池循环水综合养殖及水质生物调控系统。该系统包括:1个水处理区、1个应急排水系统和4个功能不同的养殖区(对虾养殖区、鱼类养殖区、贝类养殖区、大型海藻栽培区)。叶富良教授介绍说:“系统的每个池塘(生产池和生物净化池)既是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组成部分,又是综合养殖池,都具有生产产品和净化水质的功能,整个系统是一个封闭的循环体系。在虾---藻多池循环水综合养殖模式中,虾塘排放的含有大量残饵及有机物的废水,通过在封闭系统内不同养殖区的养殖生物再利用水质环境得到了生物调控和自我修复。这个创新的对虾养殖模式,与单纯的养殖对虾相比,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叶富良建立的虾---藻多池循环水无公害养殖模式这一研究成果,获得2003年湛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了规范对虾养殖技术,叶富良教授于2001年、2002年分别主持编制了广东省地方标准《斑节对虾养殖技术规范》和《凡纳滨对虾养殖技术规范》,并致力于将对虾健康养殖技术在广东、广西和海南推广,促进了三省养虾业的发展。

目前,叶富良教授连任对虾苗种协会会长,他时刻关注着湛江对虾产业的发展,为湛江对虾产业做大做强继续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享受天伦之乐

广东省现代水产规划的“先行者”

在叶富良教授的书柜里,记者看到了由叶富良主持编写的《广东省优势水产品养殖区域布局规划》和《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这两本书。

查阅相关资料后,记者发现,这两本规划一经出版就得到了行业专家的广泛好评。专家们认为,《规划》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符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对宏观指导本省水产养殖及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各级政府制定渔业发展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目前,这两个规划均己获得批准、实施。

“这两本《规划》的编写意义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广东水产养殖业的优势,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区,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提高竞争力,抵御进口水产品冲击,扩大水产品出口;另一方面的意义则在于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叶富良说。

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水产专家

作为广东省省级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叶富良教授对水产养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1998年,叶教授承担面向21世纪广东省教改课题——“水产养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在总结国内外水产养殖本科教学改革经验基础上,叶富良教授提出“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实践教育”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实践环节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与实践,确立培养具有扎实基础、活跃思维方式、较强创新能力并受严格训练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该教学改革成果获得2001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叶教授又承担了“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改革工作和计划”教改课题——《水产养殖本科实验实习教学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实践》,建立了实验实习教学“2X1”创新体系和实习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产学研”三结合——实习基地、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现场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该课题获得2005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叶富良教授一贯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现场听课或者课外了解,叶教授对青年教师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指导意见,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很快得到了提高;在担任水产学院院长时,叶教授用心培养了一大批在职研究生;叶教授还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出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鼓励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组织他们参加科研项目,用争取到的科研经费来培养青年教师,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对于科研成果鉴定和报奖时的名次排列,叶教授从不计较。发表论文或申报科研成果,叶教授十分乐意让年青人排名在前,让他们早日脱颖而出。多年来,在叶教授指导、培养下,6名青年教师被评为教授或副教授,2名教师被列入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名教师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1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经过多年的建设,水产养殖学科已建立了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学与科研队伍。自1965年从教至今,叶富良已有四十九年的教龄。四十多年来,他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培养了无数的水产专业人才。

有一句话说:“天使之所以能飞得高,是因为她把自己看得很轻。”这句话用在叶富良身上也是至为恰当的。“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教委高等农林专科课程建设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水产学科组成员”、“科技部全国科技兴海专家咨询委委员”、“全国海水养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湛江市对虾苗种协会会长”……这一连串的荣誉与头衔,对于他来说都轻如鸿毛。对此叶富良教授有自己的说道:搞研究是为了完成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而决非为了获取荣誉;荣誉不该成为前进中的包袱。

叶富良教授这一代知识分子身上,总有很多令我们很多惊异的品质,他为人低调,很早以前当他小有名气时,很多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画报)都想宣传他,但叶富良总是婉言拒绝,甚至当记者想找一些他的一些工作照片,都找不到几张。另外,他还告诉记者,很多次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的高校、研究所甚至企业都想请他加盟,但叶富良不为所动,他说他十分热爱这份水产事业,也十分热爱湛江这片热土,他说自己的人生信仰就是为湛江的海洋经济发展做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有的贡献。他是这么说的,也确实做到了。

中国鳗鱼网报道

【关键字】:水产养殖渔业叶富良,水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