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福建宁德大黄鱼:养殖过密是疾病暴发主因,染色鱼成食品安全隐患

为了了解大黄鱼健康养殖现状和目前市场存在关于大黄鱼的水产品安全问题。福建农林大学清新水产实践队与养殖户、经销商、消费者及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研究员交流和学习,清楚认识大黄鱼的发展前景,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做到走出课堂,走进乡下,让实践队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发挥自己专业才能;在与消费者的交流过程中了解现在的市场需求,及存在的水产品安全问题。希望未来能够积极投入到水产养殖行业,加快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

一、大黄鱼养殖概况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又称“黄花鱼”,系石首鱼科、黄鱼属 ,其肉质鲜嫩、蛋白质高、胆固醇低,又披着一身“黄金衣”,寓意吉祥,因而成为市民们的餐桌常客[1-2]。既然是传统的“四大海产”之一,又是我国海洋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福建宁德是我国大黄鱼网箱养殖主要育苗、养殖基地,素有“中国大黄鱼之乡”的美称。2014年大黄鱼养殖产量3.316万吨,产值10亿元,同比增长24.1%,网箱数量17多万口,养殖人口1.75万人,目前是全国最大的大黄鱼网箱养殖基地。

随着大黄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劣,病害频繁发生,每年因疾病引起的损失占养殖产量的20%~30%,有些区域损失率高达90%。此外,由于绝大多数大黄鱼养殖户盲目的追求高产量,使每个网箱的养殖密度超过正常密度水平,这也是导致养殖病害呈逐年加重之势,继而出现药物滥用现象,出现重大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大黄鱼的食品安全刻不容缓,主要问题有注水、染色,药物残留等。其中注水可以增加大黄鱼10%~20%的重量,染色则主要用柠檬黄或玉金黄,都是违法添加剂,人体食用会加重肝脏负担,甚至有致癌的风险。

本实践队就大黄鱼的健康养殖和水产品安全在宁德进行了调研,并作初步分析。

二、大黄鱼健康养殖分析

由于水产品安全问题仍有不断出现,我们对福建宁德大黄鱼健康养殖与水产品安全进行了调查,调查分为三个对象,分别为:大黄鱼养殖户、大黄鱼经销商、大黄鱼消费者。

养殖调查概况:

调查对象:宁德三都镇养殖大黄鱼渔民、大黄鱼经销商

调查方式:对宁德三都镇大黄鱼养殖户进行问卷和走访等

调研地点: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大黄鱼研究基地,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宁德市三都镇,宁德各大超市,福州各大超市,福州名成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

纯粹靠经验养殖,缺乏健康养殖技术

针对宁德大黄鱼的养殖户以及鱼排的调查,我们发现养殖户养殖龄为5-10年的老养殖户居多,且他们的教育水平以初中为主,超过一半的养殖户是没有经过任何培训,从他们口中我们了解到他们都是凭自己的经验来养殖的,出现灾害时,比较盲目,没有科学的解决方法,容易造成严重损失,有参加过培训的养殖户表示一年也只参加过一次培训。

 

如图1所示,超过一半的养殖户从未参加过健康养殖技术培训课。

常见暴发疾病

目前,由于各种垃圾仍有不断的倾入大海,导致养殖海域环境恶化,在大黄鱼疾病暴发的夏季86%的鱼排将会遭遇严重的大黄鱼病害,遭遇病害时,养殖户主要通过观察大黄鱼的游泳情况或者鱼体表面症状来判断大黄鱼是否病变,一旦见到生病死亡的大黄鱼,养殖户主要会将其清理到鱼排外的海域。当我们问及相关的疾病时(如图2),了解到白点病是最常见的疾病,其次是烂鳃病,肝胆综合症和烂尾病等等。

 

宁德地区大黄鱼常见爆发疾病,白点病最为严重,占92.79%

从白点病时常暴发的养殖户中,我们得知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小瓜虫虫体(l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呈球形,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会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大黄鱼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大黄鱼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部分养殖户向我们说明此种疾病目前无法治愈,一旦暴发,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有些比较有经验的养殖户会在白点病大量暴发时将成鱼提前出售。此种情况不利于大黄鱼的健康销售,将会造成一定的食品安全问题。

经过我们的分析得知造成大黄鱼白点病暴发的原因有几点,如下图:

 

其中95.5%是由于过密养殖造成大黄鱼疾病爆发。其中最主要为,养殖密度过大引起大黄鱼疾病。

保鲜问题

经过对问卷数据分析(如图4),目前市场上90.20%的大黄鱼是用低温保存的,49.02%经销商认为大黄鱼的保鲜期为2-4天,仍有50.98%经销商的大黄鱼保鲜在4天以上,而市场上绝大部分经销商销售的都是冰鲜的大黄鱼,在夏季温度较高的福建地区,存放4天以上的冰鲜大黄鱼品质必定受到影响或严重时产生细菌,此外近一半(49.02%)商家对于临近保质期的大黄鱼是降低价格,进行促销活动。所以在这方面仍然存在的水产品安全问题。

 

据介绍 ,大黄鱼的保质期最好为1-2天,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黄鱼的保鲜期超过4天的占50.98%

 

对于临保大黄鱼,大部分经销商将其降价销售,市场上必将存在有质量问题的大黄鱼。

化学药物的使用

在宁德市场和福州市场,由于大黄鱼都是冰鲜的,所以不存在使用麻醉剂的问题,但仍有极少数1.96%的经销商(主要为小摊小贩)使用福尔马林,虽然调查过程中只有两个经销商会使用,但本次问卷只是对部分地区的调查,实际上显然会超过两家。

染色问题

当问及如何辨别大黄鱼是否产生霉菌时,大部分经销商表示看鱼体表面的光泽、颜色,少部分经销商是通过看鱼体表面的形状。在染色方面,有23.53%的经销商认为染色对人体“基本无害,不必在意”。这也将导致经销商在利益的驱使下对大黄鱼用玉金黄或柠檬黄等非法添加剂进行染色或者在选购大黄鱼时,尽可能挑选越发黄色(染色过)的大黄鱼,就不可避免的销售染色的大黄鱼(如图6)

 

在我们所调查的经销商中,有23.53%的经销商认为染色是没有危害的,没有必要在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染色问题的存在。

 

上图为在超市所拍疑似染色的大黄鱼。

药物残留问题

大部分的经销商能够认识到药物残留的危害,其中35.29%的经销商认为是会导致过敏反应的,32.35%的经销商认为会致畸致癌致突变等,由此可见大部分经销商还是较了解药物残留的危害的。但在购入大黄鱼时,41.18%的经销商对药物残留基本没有关注,43.14%的经销商偶尔关注,仅有15.69%的经销商都有关注药物残留,而这些药残检测基本上都是些大型超市才做得到,对于普通经销商仍无法避免。

 

三、大黄鱼食品安全分析

调查问卷分析:消费者

调查对象:宁德三都镇消费者,福州市消费者

调查方式:对宁德三都镇、福州市消费者进行问卷及采访

此次我们调查问卷共发放了330张,回收330张,有效问卷330份,有效率100%

消费者对水产品安全关注度低,维权意识薄弱

在大黄鱼食品安全的调查问卷中,对各大超市里,农贸市场,水产市场不同的消费者进行问卷及访问,消费者并不是表现的很配合,大部分消费者表现事不关己的态度。可见,目前水产品安全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从调查问卷分析后得出,接近7成的消费者购买大黄鱼的原因时因为其味道鲜美,购买过程中选择冰鲜大黄鱼的消费者居多。问及消费者对大黄鱼食品安全的关注情况时,22%的消费者表示从未关注过,31%的消费者表示会经常关注,47%的表示会偶尔关注。

可见,目前大部分消费者虽然对食品安全情况引起了重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情况不闻不问。此外,消费者自身的维权意识淡薄,这也是导致现今食品安全现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消费者对大黄鱼食品安全的关注度,22%的消费者从不关注大黄鱼食品安全。

水产品安全宣传,监督力度不够

消费者了解食品安全的情况,通过电视、网络、报纸还有口口相传,78%的消费者表示,电视媒体有关大黄鱼的安全报道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望。

大黄鱼从育苗开始到出售中间有很多环节,对此我们设计了一个问卷题目:认为出现目前大黄鱼食品安全最大的隐患在哪一个环节,由上表可以看出认为养殖环节出现安全问题的最多,有138个人,认为在加工环节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人其次,可见把好养殖水域水质第一关很重要。

 

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安全问题最可能出自养殖和加工环节。

消费者对染色等危害没有深刻了解。在调查相关食品安全问题时,得知了解染色的消费者占34.55%,了解药物残留的消费者占48.18%。就染色问题我们做了如下统计:

 

关于大黄鱼染色对身体的危害,91%的消费者还是比较了解染色危害,但是仍有9%的消费者一点都不在乎大黄鱼的染色问题,可见大黄鱼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四、大黄鱼健康养殖与食品安全的对策

由于目前冰鲜杂鱼的价格比较便宜,且把冰鲜杂鱼当做主要饵料能够使大黄鱼更快的生长,所以宁德市大部分的养殖户用的饵料绝大多数是冰鲜杂鱼。但是由于冰鲜杂鱼易变质,在投喂过程中易流失,在高温天气易腐烂,造成海洋水体的污染,同时,食用冰鲜杂鱼消化利用率偏低,大量的排泄物沉积,造成海洋底泥污染,进而导致大黄鱼致病菌的滋生,是大黄鱼大规模暴发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大量不断的捕捞杂鱼,对海洋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海洋的生态平衡。因此要尽快研发大面积推广的优质人工的配合饲料,降低大黄鱼发病率,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提高大黄鱼的质量。人工配合饲料能够满足鱼体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能够有效防止养殖水体污染,保证商品鱼健康,使宁德大黄鱼产业持续不断地发展。

中国鳗鱼网报道

【关键字】:水产养殖渔业,宁德,大黄鱼,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