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白撞雨”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和应对措施

“白撞雨”对养殖水体环境和鱼虾等水产养殖动物都带来很大的影响,笔者介绍了它的主要危害和应对措施,以供业者参考。

在珠三角地区把夏日天晴时忽然下的阵雨称作“白撞雨”。清朝广东番禺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这样描述:“凡天晴暴雨忽作,雨不避日,日不避雨,点大而疏,是曰白撞雨,亦曰过云雨,亦曰白雨”。南、北方都有,有的地方称作“跑暴”“太阳雨”等。白撞雨以南方居多,从6月到9月都有发生。每次持续的时间从几分钟到两三个小时不等,白撞雨对养殖水体环境和鱼虾等水产养殖动物都带来很大的影响,下面介绍一下它的危害和应对措施。

一、“白撞雨”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1、引起养殖动物气泡病,发生急性死亡

发生白撞雨前艳阳高照,藻类光合作用强,水体中气体饱和度高,高温期中午不打开增氧机情况下,有的水体甚至气体过饱和。如果白撞雨前无风闷热,无风闷热持续时间长,要下雨还不下雨,这时候气泡病很容易发生。因为无风闷热时大气压下降,水体表面的大气压下降引起水体中气体饱和度忽然升高,下雨前阳光越强烈,气体饱和度越大,无风闷热时越容易发生气泡病。在夏花鱼苗培育过程中,夏花鱼苗规格小对气体过饱和更加敏感,遇到白撞雨发生气泡病很常见,已经有相关报道。海鲈也是对气泡病非常敏感的鱼类,海鲈鱼种在这种天气情况下也会发生气泡病,有些塘出现海鲈“游水”,有的海鲈会出现死亡,解剖死亡的海鲈,肠胃内有大量饲料,镜检鳃丝多数可见鳃丝血管内有很长的气栓。珠三角池塘养殖的太阳鱼、云南池塘养殖的罗非鱼都有在这样天气发生气泡病的病例。

2、引起“返底”,造成水体缺氧

大晴天光照强,表层水温高,密度小。忽然下白撞雨,表层水温快速下降,水温很高时水体温度稍有下降密度就会大幅下降,雨水过多也会使上层水温快速下降,很容易引起水体密度环流,容易引起“返底”,如果平时不注意经常用氧化剂改底,底部脏污还原性强,大量上返到水体中,消耗大量氧气,可能引起水体缺氧,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也可能快速升高。白撞雨之后藻类因为水质变化大,应激死亡,发生倒藻的情况时有发生。倒藻后,藻类光合作用产氧能力下降,死亡藻类和“返底”到水体中的耗氧有机质分解,水体很容易发生严重缺氧。白撞雨的当天和之后几天水体很容易发生缺氧,养殖水产动物因为缺氧,浮头或死亡。虾蟹在白撞雨天气应激蜕壳,也很容易缺氧导致蜕壳不遂、软壳、偷死现象。

3、引起强烈应激,诱发其它病害

养殖户很惧怕白撞雨的发生,白撞雨时鱼虾会急性发病和死亡,白撞雨以后鱼虾的发病率很高。很多情况下白撞雨时,鱼、虾没有发病,可是白撞雨以后就发病了,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下雨时强烈应激和水体倒藻返底,水浊水脏,有毒物质增加,水质剧烈变化后鱼、虾体质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而诱发发病。白撞雨诱发病毒病、细菌病的病例很多。广东佛山杏坛一笋壳鱼鱼种培育池塘,2015817日下午发生白撞雨,连续下雨2个多小时,当天就死亡几百尾,第二天继续死亡,连续20多天死亡,一投喂饲料死亡就增加,各种治疗药物用后无效,发病鱼没有明显异常症状。养户说2014年也是一场白撞雨之后笋壳鱼鱼种开始死亡,症状和2015年相同,最后几乎全部死亡。

如果对虾活力差,在发病前期体质差,抵抗力不强,发生细菌感染对虾红肝黄肝,白撞雨会加快加重其发病。在白斑病毒病暴发的季节,白撞雨更容易使白斑病毒病暴发。白撞雨后倒藻返底引起塘底产生大量有机质上返到水体中,为纤毛虫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饵料白撞雨后也容易滋生纤毛虫。

二、“白撞雨”的应对措施

1、平时经常性使用氧化剂改底

白撞雨引起返底,使底部脏污进入水体是白撞雨的主要危害之一,平时根据底部的污染情况,适时用弱的氧化剂改底,分解底部脏污,提高池塘底部的氧化性,可以避免或减轻大雨后返底造成的水体缺氧、水浊、纤毛虫暴发,以及底部过多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引起鱼虾等养殖动物的强烈应激。

2、“白撞雨”前后打开增氧机增氧、曝气

白撞雨前气压低,水体中溶解气体容易过饱和,通过加大开增氧机,充分曝气,使水体中过饱和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防止气泡病的发生。白撞雨期间和过后,引起返底,也容易引起水体缺氧严重,通过加大机械增氧预防鱼虾等水产养殖动物缺氧和浮头死亡。也可以外泼表面活性剂如“速解安”(主要成分:有机水体净化剂)和底部增氧药物如“底加氧”(主要成分:增氧解毒素)等减轻缺氧症状。

3、“白撞雨”后及时解毒、抗应激

白撞雨后返底,底部沉积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建议白撞雨后及时使用多元有机酸解毒,能减轻这些有害物质对养殖动物的危害,同时对稳定水体也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外泼植物多糖等免疫增强剂,抗应激,增强养殖动物的抵抗力和耐低氧能力,减轻因为强烈应激诱发养殖动物发病的几率。(文/ 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唐绍林)

中国鳗鱼网报道

【关键字】:水产养殖渔业,白撞雨,危害,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