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暴发原因和给养殖户的一些建议

 

2009年夏天,罗非鱼链球菌病开始在南方暴发。但这个病其实早就存在,只是没有像这几年这样大规模、在一个地区频繁暴发。最初发生时,人们在寻找它的发病规律,如高温(33℃以上)、高密度、水质不好,最开始大规模暴发的是规格比较大的商品鱼,区域性明显,但到2010年,发病区域性已不再明显,发病规律也已无法再寻:不再只是大规格罗非鱼发病,已开始向小规格鱼发展;发病季节也不像2009年那样有选择性,现在2月份也会发病;品种上也有变化,各品种罗非鱼都开始发病,但总体上是奥尼罗非鱼得病;有时甚至在低密度养殖下也发此病。可以说,此病基本上涵盖了整个鱼的生长阶段,似乎任何情况都无可避免,让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水产养殖如在违反自然规律的情况之下,必然使病菌繁殖容易,病害暴发流行可能性大增。再加上养殖模式、养殖饲料、养殖品种等因素,导致罗非鱼链球菌病暴发不可避免。还有一个比较悲观的事实,就是市场上渔药质量越来越差,有效成份含量严重不足。而且因为药效原因,连带引发抗药性问题。长期使用药物使病菌产生耐药性,这势必导致用药量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差,如此恶性循环,鱼不发病都难。还有些饲料厂家为追求低成本,饲料营养不平衡、不合理,导致自身抗病率下降。现在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可能是因为苗种自身带有病原体,导致罗非鱼链球菌的发生。也许其中有关联,以前也曾发生过因此打官司的纠纷事件。但我们也发现,同一种苗场的种苗在同一片区也有发病和没有发病的例子。所以,种苗并不是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病菌与寄主是双向适应的,可以这样说:这个病适合罗非鱼,故容易暴发此病。

若寻找其根本原因,认为主要是相关部门没有把好检疫关。我们完全可以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减少发病概率,但目前的状况却是整个行业基本缺乏管理,或管理混乱。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管理是个大问题,比如优质苗、劣质苗怎么区分,该怎么管,等等,而事实却往往是没人管。苗种场虽然有准入门槛,但同样没有对此进行认真管理,执法检测相当不严格。同样,对治疗罗非鱼链球菌的药物也没有进行有效管理,药物市场上相对混乱,这不仅使耐药性大幅度提高,而且还造成一定副作用。所以说,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此病暴发。

目前,整个行业对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流行规律并不是很清楚,因为至今还没有相关的研究单位和人对此作较大范围、较为全面的调查统计,地方上也没有列出这个项目,研发力量比较弱,国家和地方投入较少,这些都导致至今尚不能对此病提供早期预警,而使得有效的防治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一、给养殖户的一些建议

南方罗非鱼养殖,整个养殖环境条件差,标准化养殖塘很少,即使是标准化养殖塘,也因各种因素,鱼得病很厉害。前面已经说过,造成罗非鱼链球菌病暴发不能归结为某一种原因,就如2009年的低温导致罗非鱼大量死亡,但后来我们体系经过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却是这样的:罗非鱼因低温得了水霉病,且底层溶氧不足,如果此时增氧搅动水体,使上层温度升高,罗非鱼就死得更快;若抽地下水加温,使池水pH偏酸性,温度又低,鱼的抵抗力更差,是这些综合因素造成了罗非鱼大量死亡,所以2009年低温真正被冻死的罗非鱼的比例很少,其中原因很多。现在人们想出各种应对措施,但基本上都是治标不治本。要避免这个病的大规模暴发,应该从养殖水体的水质、养殖方式等下工夫。我们熟知许多养殖技术、注意事项、基本要求等等,但这些东西往往如教科书上的内容一样,实际操作起来有难度。我们都知道养殖水质是关键,但就像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水源不是很充足,进排水不方便,所以有的渔民干脆不换水,还有干塘鱼没抓干净、塘之间互相换水而导致交叉感染,等等,这都给此病的暴发提供了环境条件。还有,这里也建议养殖户尽量不要买杂牌的苗种,因为这些苗种好多是倒手苗。应该直接从规模大、口碑好的品牌苗场进苗。

饲料也是一样,可以考虑价格相对便宜、品牌口碑好的企业。正常情况下,罗非鱼被链球菌感染,通常会不进食,鱼的肠道空的,解剖时可以发现一个肿大的胆,患病的罗非鱼都有肝胆综合征,肝胆糜烂。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饲料原料价格和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饲料质量堪忧,有些饲料厂家为追求利润,很多营养成份不再保证,质量差的饲料会造成罗非鱼肝胆肿大及抵抗力下降,而免疫系统低下的罗非鱼大规模暴发罗非鱼链球菌病似乎也就成了必然。有的渔民自己加工饲料,这样可控制成本,但为追求低成本往往用料不足,这样就可能导致饲料营养成份组成不合理,致使养殖鱼类抗病力下降,这点应引起养殖户的注意。

平时的养殖管理,应对水源尽量消毒,常用些水质改良剂,像对待对虾养殖那样,要增强防病意识。据我们了解,北京有个罗非鱼养殖场,基本没发生什么病害,寻找秘诀,发现原来只是因为24小时持续增氧。溶氧高,将废物分解掉,鱼就很少得病。考虑到罗非鱼价格低,南方能否借用这个措施,或许对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有效果。总体来说,南方比北方粗放,像有些养殖户雇人进行养殖管理,管理措施上过于粗放,不像北方地区,许多养殖老板都是亲历亲为,比较用心。养殖过程中不精心管理,鱼自然容易得病,所以管理要尽量做到精细,北京的这个例子就是证明。另外,养殖户平常消毒、用药也都要细致小心,养殖品种要错开养殖,高温时与相对温度低的时候错开养殖,这样都可减少此病暴发的概率。

我们还面对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就是目前养殖户整体的知识水平还比较低,没有防患于未然的观念。对一些预防措施,实际生产中都不愿采用,除非鱼生了病,养殖户才开始后悔当初。就像疫苗,鱼不生病,养殖户一般是不愿意尝试用疫苗的。但事实上鱼一旦生了病,所有药物包括疫苗在内究竟起了多少作用?一定程度上,只能靠鱼自身的抵抗力。而且罗非鱼价格比较低,预防需要一定成本,所以像早期的水质消毒措施等,养殖户不愿采用,而只存在侥幸心理,希望或许就躲过去了。我们还遇到一种情况,一个池塘养的鱼得了病,大部分死光了,而邻近的养殖户的池塘水质更差,鱼却没得病。在我们看来,这是偶然现象,在研究统计上这是忽略不计的,但养殖户却不这样想,他相信特例,哪个池塘里的罗非鱼没得病,相比他自己的池塘情况,他就根据这个对比把我们建议的防治措施全部否定,认为我们的建议不对、不会起效果而不愿实施。但往往等到鱼发病时就为时已晚,追悔莫及。

因此,罗非鱼养殖者必须花更多一点的精力在预防上。可以这样说:罗非鱼链球菌病,重点在综合防控,不在药物,也不在疫苗。因为一旦发病,细菌性疾病防治的药物主要是用抗生素,而一些抗生素因其毒副作用而被禁用,尤其针对罗非鱼出口的质检,门槛就更高。现在很多药物被说得天花乱坠,其实对此病根本没有效果,或有治好的例子,其实也具有一定偶然性。所以,如果做好水质消毒,饲料营养配方合理,养殖管理跟得上,相信相比一般的普通管理更能预防此病。

换个品种进行轮养,是否可控制罗非鱼链球菌病?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换个品种养殖有科学依据,换一个品种、换一种养殖方式,对控制罗非鱼链球菌的暴发肯定有效果,但是这种方式不容易实施推广。因为罗非鱼养殖户往往已养殖罗非鱼多年,他们清楚罗非鱼价格低、赚钱不多,但对于他们来说,了解罗非鱼市场,熟悉整个产业链,对罗非鱼如病害问题、销售渠道、什么时候上市等都很清楚,养殖罗非鱼安稳、保险。改换养殖品种,如果没市场,就显得比较盲目。因为其他品种的市场已经被占掉了,改行不容易。其实如果单从经济效益看,可以进行与其他品种混养。养殖户们不应盲目追求高产而高密度养殖,这样极易导致暴发鱼病。若以较低密度养大规格鱼,鱼就基本不发病,同时售价也可提高。不同规格的罗非鱼,价格差异很大,规格大、价格高,这样相比高密度养殖,效益反倒上去了。另外混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混养的其中一个品种有问题,另一个还可以保本,这样就比较保险,比如柳州的鱼鳖混养,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当然,究竟是养大规格罗非鱼,还是养规格相对小一点、高密度、高产量,两种方法养殖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选择。

二、产业体系针对该病的计划和工作

一直以来,如果得知哪个地方罗非鱼得病了,我们体系相关成员都会赶过去采集样本、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像前年某地罗非鱼暴发疾病,我们前去采样后发现病原并不是链球菌,所以我认为,我们首先要把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清楚,如地区链球菌病差异、病理学方面包括致病原理、机制、周期,以及链球菌怎么大规模扩增,寻找好的养殖模式、养殖品种、防治措施,把这些工作做得更透彻全面一些,通过大量的生产调查、研究分析总结经验,再反过来对实际生产作有效的指导。

罗非鱼链球菌病已成为一个重大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商业疫苗可用于防治罗非鱼链球菌病。我们国家对疫苗控制很严,尚处于研发阶段,像珠江所的草鱼出血病疫苗也刚拿到批文,现在处于中试或者试验阶段。罗非鱼链球菌病疫苗现在没有正式批文,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疫苗全面应用为时尚早,但是疫苗应用是个方向,是安全的。既然罗非鱼链球菌病疫苗短期内不可能根本解决,那就从实验角度将其推进。目前针对该病的疫苗研究做得很多,有很多单位在做,虽然不同地区毒株可能不一样,但是研究基础、方法一样,都在摸索。我们体系也选择了一些药物进行病害防治试验,以及抗病品种筛选,等等,今后这项工作会继续进一步深入,希望籍此对整个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作者:杨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周燕侠      《科学养鱼》杂志社

中国鳗鱼网报道

【关键字】:水产养殖渔业,罗非鱼,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