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草鱼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 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蕉亮

草鱼病毒性出血症由出血病病毒(GCRV)引起的鱼病,属呼肠孤病毒科。其主要症状是病鱼体表一般暗黑而微带红色,病鱼皮下和肌肉有出血,口腔、下颚、头顶或眼眶周围充血,甚至眼球突出,鳃盖、鳍条基部、肠道、肝、脾等器官充血或有出血现象,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鳃失去鲜红呈苍白色,但肠道、肌肉无腐烂、水肿现象出现。该病多发于季节交替(水温变化大)、天气突变及水质突变时期,尤其是在每年的“白露关”和“桑尖瘟期” (又称为麦黄期)更是造成大量死亡,主要危害当年16公分以下的草鱼鱼种,流行季节在410月,8月为流行高峰。一般发病水温在2033℃,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当水温在15℃以下病情逐渐消失。潜伏期一般为310天。 该病的传染途经有二个,其一是水平传播,其二是垂直传播。传染源主要是带病毒的草鱼、青鱼及麦穗鱼等。

病毒性是DNARNA,是一段遗传物质,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病毒性疾病是病毒破坏鱼的细胞,而细菌性疾病是细菌破坏鱼的组织。细菌性疾病一般表现为器官或组织的炎症、破损、溃烂等,而病毒性疾病表现为细胞充血或损坏,外表显示为组织的充血或病变。

根据病鱼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及病变,草鱼病毒性出血症一般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红肌肉”型:以肌肉出血为主,与此同时鳃瓣因严重失血,呈“白鳃”,而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病变或仅表现为轻微出血,一般在较小(710cm)的鱼种中出现。

2)“红鳍红鳃盖”型: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条基部明显充血和出血,一般在较大(13cm以上)的鱼种中出现。

3)“肠炎”型:以肠道充血、出血为主,肠道全部或局部呈鲜红色,在大小草鱼中都可出现。

以上三种类型在临床上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单独出现,它们相互之间可以混杂发生。

草鱼病毒性出血症肠炎与细菌性肠炎的区别:

草鱼病毒性出血症的肠炎型: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而细菌性肠炎: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粘液较多,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渗出液和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红细胞较少。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检查方法如下: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检查方法:一是检查口腔,撬开嘴,看口腔内壁是否是红的,或者是否有点状出血。二是检查肠道,看肛门是否红肿(如果肛门红肿,表明是细菌性肠炎),如果肛门不红肿,但肠壁是红的,或者一段是红的。三是用刀片快速剖开草鱼两侧肌肉,看肌肉是否是红的,或者点状红的。检查以上3个部位,凡是有一个部位是红的,表示是草鱼病毒性出血病。

预防方法:  

⑴严格管理好水质,保持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使用草鱼出血病疫苗浸泡或定期泼洒出血腐皮灵25ml/亩•米;

⑵在发病季节到来前1个月,每半月投喂1个疗程的板蓝根、穿心莲合剂或三黄散,预防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有特效。

治疗方法:  

采用外消和内服配合治疗。一般先通过改良水质或底质以营造良好的环境减少草鱼的应激,之后使用有效药物进行水体消毒,并配合口服药物提高其免疫力与抗病力的方法来降低或控制死亡量。

外用(任选一种):首先进行水体解毒,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聚酰胺、硫代硫酸钠、络合增效剂等)或“解毒调水宝”或“水鲜”,主要针对养殖过程中残饵、底泥、有机物等毒素的积累,第二天再任选以下一种外消方案进行处理。

1)二氧化氯200g/米兑水2000倍全池泼洒;

2)聚碘溶液100 g/亩•米兑水2000倍全池泼洒;

3)出血腐皮灵50ml/亩•米兑水2000倍全池泼洒;

4)二硫氰基甲烷50ml/亩•米兑水2000倍全池泼洒;

5)渔经水吾250ml/亩•米+愈血停250 g/亩•米,分别化水后,稀释2000倍混合泼洒。

内服(任选一种):

1)出血散200g拌饲料40kg,连喂57天;

2)渔经壹号100200g+恩诺沙星10%200g+板黄散200g拌饲料40kg,连喂57天;

3)单纯病毒感染,可内服渔经壹号200g拌饲料40kg,连喂57天。

草鱼病毒性出血症经过上述处理病情稳定后,可选用“双效粒粒底改素”、“底好片”等改良水质与底质,以防水质恶化使病情反复。

 

1:患病草鱼鳃盖、胸鳍出血

 

2:患病草鱼臀鳍、尾鳍出血

 

3:患病草鱼肠道明显出血

 

4:患病草鱼肌肉严重出血

 

5:患病草鱼鳃丝呈白色

中国鳗鱼网报道

【关键字】:水产养殖渔业,草鱼,毒性出血症,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