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一种新的寄生虫感染石斑鱼——老虎斑锥体虫病

老虎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是华南沿海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近年来,海南陵水和广东阳江等地养殖的老虎斑出现大量不明原因死亡,给养殖企业或个体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鱼病研究团队经过调查和科学实验,于2014年对该病进行了报道,并将这一新的海水鱼类寄生虫命名为石斑鱼锥体虫(Trypanosoma epinepheli),该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对石斑鱼养殖业有一定的潜在危害,应当引起业界重视。

临床症状

轻度感染时,老虎斑食欲降低,精神萎靡,体质衰弱,贫血,消瘦。重度感染时,老虎斑表现出严重贫血,鳃苍白,脾脏发黑、肿大,可引起老虎斑大量死亡(图 A, B)。

 

 

病原特征

锥体虫是寄生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人血液或组织细胞内的单细胞鞭毛虫,是人、兽和鱼的重要寄生虫之一。虽然在形态上只是单个细胞,但在生理上能够和高等动物一样进行营养、呼吸、消化、排泄、行动、生殖等各种机能。锥体虫通常只有十几到一百多微米,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石斑鱼锥虫体型稍小,平均体长22.3微米,体宽1.7微米,有一个位于体中央的细胞核,波动膜较窄,有一条鞭毛,平均长度10.1微米,自生毛体处伸出,由虫体后端沿着身体往前延伸。动基体位于虫体后端约1/4处,是线粒体内的一个特殊结构,含有丰富的 DNA,能进行自我复制,锥体虫的成熟期大部分呈“S”形(图 C-F)。

 

石斑鱼锥体虫的生活史

石斑鱼锥体虫在鱼体内的生活史比较复杂,随水蛭吸血感染鱼体后,锥体虫首先经历一个潜伏期,这一时期大约持续 1周左右,但这一时期在鱼体的外周血中一般不能观察到虫体的存在。随后是发展期,这一时期能持续几天到几周不等。由于这一时期锥体虫进行二分裂,在鱼体外周血中可以观察到大量鞭毛虫的纤细体型,锥体虫大量的繁殖可以导致寄主的死亡。

石斑鱼锥体虫病的诊断

当鱼出现食欲下降、嗜睡及鳃丝苍白和脾脏肿大时,疑似感染锥体虫。进一步抽取血液,分两部分,一部分制作血液涂片,通过吉姆萨染色,观察血液中是否有大量的石斑鱼锥体虫虫体,虫特征参照上述描述和图1 C-F所示;另一部分血液离心后提取全部DNA,然后用特异性引物(上游引物:5-GAC TTT TGC TTC CTC TAT TG-3’;下游引物: 5 CAT ATG CTT GTT TCA AGG AC-3’)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片段序列进行分析,比较与NCBI上公布的石斑鱼锥体虫18S DNA序列(JQ999962)的相似度,作出最终的诊断。(作者:孙秀秀)

中国鳗鱼网报道

【关键字】:水产养殖渔业,老虎斑,锥体虫病,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