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一位十余年一线服务技术人员的鱼病防治经验总结及思考

鱼病防治是水产养殖户们最头痛却又无法绕开的话题,出现今天鱼病防治困难的局面是因为很多养殖户在鱼病防治方面走入了误区。作为一名从事生产一线服务十余年的技术人员,现总结多年的经验并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和大家一起讨论。

鱼病防治最大的误区:定期泼洒杀菌剂或定期投喂添加抗生素的药饵进行鱼病预防。以前有许多介绍养殖技术的专业书刊都把这一条当作一项专业技术或“经验”向渔民加以推广。其实这种观点缺乏科学依据,在生产中效果极其有限,而且还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一、杀灭鱼体有益菌特别是消化道内有益菌群影响鱼体正常生理功能

大家都知道在鱼体内有很多细菌。人们根据寄生关系把鱼肠里的细菌分为原籍菌群和外籍菌群。据研究鱼类肠道内的细菌(主要是原籍菌)对鱼类的营养消化吸收不可或缺,鱼类肠道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维生素及胞外酶产物可被鱼类利用,并可帮助鱼类的消化,如通过对鲤鱼做实验,证明鲤鱼肠道内细菌能合成维生素B1、尼克酸、泛酸、生物素、维生素B2等。而且还发现摄食甲壳质的鱼类消化道内有甲壳质分解菌,摄食萍类的鱼类的消化管内含有木聚糖分解菌,如果没有这些细菌,鱼类的消化功能将受影响,甚至不能正常进行。在研究草鱼消化酶时,发现投喂抗生素后草鱼肠道内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降低。据研究证实鱼类肠道细菌中的嗜水气单细胞菌的胞外酶对淀粉蛋白质的消化起促进作用,如果我们大量投喂药饵或在水体大量使用杀菌药必将严重干扰鱼类的正常生理功能。

二、破坏鱼体各菌群间的平衡,增加鱼病发生的机会

鱼体内的细菌与宿主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尤其是原籍菌群已成为鱼体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鱼体已经把其当作自身的一部分,其免疫活性细胞并不排斥它,对它不产生或仅产生低水平的免疫反应,且这些细菌与黏膜上皮的细胞紧密结合形成生物膜,这种对宿主细胞占位性的保护作用能成功阻止外籍细菌的入侵。而这些菌群一旦被药物杀灭或抑制就使病原菌异常增殖,导致鱼病的发生。如草鱼细菌性肠炎就是由于内在环境变化使点状产气单细胞异常增殖而导致。正常情况水体中各种病菌、中性菌、有益菌是平衡的、稳定的,它们互相限制、互相影响,某一菌群不会突然暴发,也就是说致病菌对鱼体的入侵(或攻击)不会突然暴增,这样鱼体的免疫系统就可以轻松适应致病菌的变化,施放某一杀菌药后某类或某几类菌群受到抑制而对该药不敏感的菌群就可能大量繁殖,如果该菌是另一种鱼病的致病菌就可能导致鱼病的发生,特别是那些能杀死鱼体内有益菌的药物危害尤其巨大,它使致病菌可以乘虚而入,这就大大增加了鱼病发生的概率。

三、使鱼病频发而且难以防治

大家都知道水体中有很多种细菌,种类可能达几百种甚至上千种,正常条件下,各菌群之间、菌群与鱼体之间以及各环境因子之间处于动态平衡,如果此时人为地施药加以影响就会打破这一平衡,而这种打破会带有不确定性,特别是对鱼体肠道里菌群的破坏,将会增加很多诱发疾病的机会。我们频繁施药就会频繁诱发鱼病。乱施抗菌药不但预防不了鱼病,还是鱼病难治的罪魁祸首,因为每次施药都有一部分细菌存活下来,它们会通过变异等多种生物反应来对抗药物,每一次对抗它就完成一次变异(升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产生耐药性。为了解决这些细菌的耐药性,养殖户常常多种杀菌药连用或交替使用,这又恰恰加速了细菌的变异升级,这就是日本科学家培养出“超级细菌”的原理。一旦被这些经过多种、多次施药“培养”后的病菌感染后,鱼病就很难再用常规方法治愈。这就是养殖户一旦发生鱼病很难治愈的原因。如果抗生素还这样被滥用,用不了多久鱼病将无药可治,水产业将会被我们自己培养的“超级细菌”彻底毁灭。

四、增加成本、污染环境、降低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防病效果极其有限

频繁施药必然大大增加养殖成本和劳动强度,也必然导致水体污染和药物残留,降低水产品品质,影响消费者信心,从而对整个产业造成不良影响。事实上池塘里的病菌不是鱼病发生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病菌广泛存在于鱼的生活环境里,我们不可能为鱼类人为制造一个无菌水体。实际上,水体少量的致病菌不但不会让健康的鱼发病,还可以引起鱼体产生抗体,增强免疫细胞活性。科学已经证明无菌动物(在无菌环境生存)由于失去正常菌群的刺激,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很低,由于缺乏和致病菌长期的斗争,无菌动物的脾脏不发达,浆细胞减少,免疫球蛋白处于较低水平。如果让它再回到有菌环境就会因不能抵抗各种病菌入侵而无法生存,这充分证明水体里存在少量致病菌不但不会让鱼发病,反而会刺激鱼产生抗体激活鱼的免疫系统。只有在水体菌群平衡被打破导致致病菌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当致病菌量超过鱼体的免疫力,或鱼体因受环境、营养等影响产生应激性使鱼类抵抗力降低,这时才会发生鱼病。

中国鳗鱼网报道

【关键字】:水产养殖渔业,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