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天气多变 慎防黄颡鱼“一点红”

□南方农村报记者 郑燕云

今年5-6月以来,黄颡鱼每年例牌病害——“一点红”病如期现身,发病率极高,加上不稳定天气因素的影响,病害发生情况比去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养殖户烦不胜烦。

626,记者来到新会沙堆的一黄颡鱼养殖塘,只见鱼塘下风处和塘边的水面上飘着一层白花花的黄颡鱼死苗,规格多在3公分左右,大的有5公分,估计都是在两三天内死亡的。站在投料台处,水面上还不时有或挣扎、或定住不动的濒死鱼苗从上风处飘来,大约一分钟时间,记者就捞到了近十条这样的鱼苗。“得了一点红病,已经死了七八成”,塘主老陆对此无可奈何。

黄颡鱼“一点红”病又叫“裂头病”、“爆头病”、“红头病”(均为民间叫法)。资料显示,该病在25-28℃发生较严重,6-8月为发病高峰期,9-10月也有发生;从苗种到成鱼均有发生,1-3两的鱼种发病较多,一般情况下死亡速度并不快,但病程比较长,短的几天、长的可达20天至一个月以上,累计死亡率比较高。

在鱼苗阶段,3公分左右的鱼苗易发此病,主要表现为头顶一点红(充血症状),有的鳍条、下颌充血、瘦身,白天可见病苗在水面打转,活力差,多数没有发展到“裂头”阶段就已死亡。而较大规格的病鱼也同样多数表现为头部红肿,有的头顶向上隆起形成脓包、头部皮肤溃烂,直至将头盖骨蛀空,形成一个狭长的空洞,发病较重的鱼甚至出现鱼鳍发红、内脏有少量腹水的症状,病鱼体色暗淡。该病的发生多伴随其他疾病发生,最常见的是败血症发生后易出现裂头病。

厦门利洋水产医院广佛总店店长陈保立在《黄颡鱼“裂头病”病因调查》研究论文中指出,头部“裂开”是“裂头”病的主要特征,“裂头”是发病的末期症状,但并不是发生“裂头”病的黄颡鱼都会出现“裂头”症状,有些在未“裂头”之前便死亡。此外,“裂头”病在长吻鮠上也有发现,但并不常见。

新会沙堆养殖户陈章凤表示,今年黄颡鱼的“一点红”病要比去年厉害得多,主要是较大规格鱼发病。“十口塘中有七八口塘发病,病情轻重不一。”她介绍,每年到了这个时节都会发生这种病,属于慢性病,每天死亡量不高,半个多月前发病进入高峰期。在多变的天气下,病情反反复复,有的鱼塘已经病了将近2个月。另据了解,五六月期间,顺德、南海等黄颡鱼主养地也同样饱受该病困扰,但到6月底已有所好转。

对黄颡鱼“一点红”病,很多养殖户都无可奈何,因为该病“治疗难,断根难”。通常情况下,发病池塘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控制死亡量,但是出现裂头症状的病鱼,死亡率为100%,专业人士建议该病以预防为主。“养好黄颡鱼关键要细心,重在病前预防”,陈章凤介绍,在每年发病高峰来临前和易发病时期,用板蓝根或穿心莲煮水拌料或全池泼洒,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发病期间也可如法炮制,严重点的可以加点氟苯尼考等抗生素拌料投喂,“但如果病情过于严重,谁也没办法。”

厦门利洋水产医院沙堆分店技术员介绍,根据经验该病按照细菌病的治疗方法效果较为显著,即常规消毒内服即可,使用具有消炎收敛效果的药物,比如大黄、季铵盐络合碘,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控制死鱼量,但较难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