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鳗鱼网

中华鲟性别比差距扩大 种群无法繁殖

下月就是今年的中华鲟繁殖期,正在采卵场监测的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杨元金认为,研究表明,2013年中华鲟没有自然繁殖的背后,化学污染或是重要原因。他呼吁,尽快启动对长江水底污染情况的监测,以评估对中华鲟繁殖的影响。

杨元金介绍,中华鲟在返回长江繁殖和幼鱼返回大海的过程中,都是游在长江底,以江底生物为食。如果水体污染,这就好比吃了“毒奶粉”,对中华鲟繁殖以及种群都是致命威胁。

中华鲟研究所和长江水产研究所的调查表明:近年来,中华鲟性别比严重失衡,雄性中华鲟数量大为减少。从2003年开始,中华鲟的雌雄比例一路走高,2003年达到5.8612005年达到了7.401,现在已是101。这意味着即便雌鱼产下大量卵子,也因为无法受精,种群无法繁殖。

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华鲟保护专家危起伟也认为,长江水体的污染是中华鲟最大的威胁。2001年后,科研人员在长江里不断发现躯体畸形和无眼的中华鲟幼鱼,而此前几乎未发现过。

研究显示:这种畸形与三苯基锡化合物有关,而三苯基锡多用于船舶涂料、木材防腐。它虽然在水体中含量极低,但通过食物链放大,可以在鱼体中富集到很高浓度,并通过母子传递。

中国鳗鱼网报道

【关键字】:水产养殖渔业,中华鲟,鲟鱼